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周围自然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周围自然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时候,无聊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蚂蚁打架,小小蚂蚁的领土意识非常强烈,一点过界,那爆发的就是惨烈的战斗了。蚂蚁大军之间的战争过于真实,场面震撼。
蚂蚁是集体生活动物,它们的家族分类分工明确,由蚁后主导,依靠工蚁等团体辛勤工作。蚂蚁筑巢而生集体协作,对于体型较小,大脑简单的蚂蚁来说,群体组织是它们在地球得以生存的法宝。
因此,蚂蚁内部群体之间的识别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同一巢穴的蚂蚁会通过熟悉的气味来识别同类,利用信息素传播和交流信息。
而碰到其他巢穴里的蚂蚁成员,它们也会快速识别出来,轻则驱赶,重则撕咬,甚至是发动起战争。
回到题目本身,单独一个蚂蚁被带到远方,很难以共同的信息素来交流,只能被识别为异类和敌人。这个题目也像把一个现代人扔到原始部落里,但是,人起码还是比较智慧的,可以尝试通过语言或者手势表情等交流,能否不被对方吃掉甚至合群,就要看运气了。如果再加持穿越主角光环,那还有大概率还可以成长为一代枭雄。
可以肯定的是不合群。我这里啊有三个原因:
也外一个蚂蚁群体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有一个统治者--蚁后,这个“国家”中分为四个群体分别是蚁后、雌蚁、雄蚁和工蚁4级,它们在群落里作用分别是:
蚁后:又称蚁王,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雌蚁:交尾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交尾后脱翅成为新的蚁后,对某些蚂蚁种类的大工蚁的俗称,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又称父蚁,——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它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工蚁:一般为群体中很小的个体,但数量很多。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虫及蚁后等,它没有生殖能力。
蚂蚁是高度的社会性动物。每个蚂蚁都有自己在群体的位置和作用,基本上每个蚂蚁就像设定好的机器一样日日夜夜重复着自己的工作,没有一个个体敢于越权做超出范围的事情。下面我有四中假设:
1.假设外来的这只蚂蚁是蚁后
图1:白色是蚁后
蚁后这个角色很特殊,是整个群体照看的重点,蚂蚁是分泌物的气味来进行交流的。蚁后是通过分泌物(信息素)控制着整个“蚂蚁王国”。如果外来者是蚁后,那么原来的蚁后会很快的通过自己的“爪牙”确定入侵者,那么它会利用极速通知自己的“亲信”带兵剿灭这个对自己有威胁。所以这个入侵者死的最快。
因此,这个身份的外来者最没有可能混入这个群体。
2.假设外来的这只蚂蚁是雌蚁
图2:大个头的是雌蚁
我感觉这要比第一个情况要好。通常来说雌蚁对蚁后的威胁最大,但是并不代表蚁后对所有雌蚁赶尽杀绝,因为在这个“王国”中雌蚁数量并不少,只要这个时候的外来者不做出格事情,蚁后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有统治者的为难,下面的个体通常都会辨别身份,并不是所有的蚂蚁脑袋都很机灵,有些蚂蚁特别是数量庞大的工蚁,它们彼此之间都是通过生物激素--信息素来确定对方的身份,有时候这种信息素长时间没有得到更新,有段时间大家之间的信息确认十分微弱,倘若这个时候外来的雌蚁进入,通常会有较高的机会混入这个群体。
图3:雌蚁
而且雌蚁也是整个群体中最特殊的存在--每个雌蚁有可能有机会通过的夺权成为整个“王国”王后。蚂蚁“王国”并不是一派祥和的氛围,在蚂蚁群体里暗流涌动,有个别有实力的雌蚁通过日积月累的积攒自己的亲信,在蚁后快要死亡的时候,趁乱夺取整个王国的控制。这就是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个蚂蚁群体之间突然互相残杀,原因就是以为蚂蚁“王国”内部的权利争夺也是十分激烈的,这就容易造成外来者趁虚而入混进来。
雌蚁是蚂蚁“王国”最不稳定的因素,也是最有可能让外来者以这个身份混入群体的种类。
3.假设外来的这只蚂蚁是雄蚁
图5:雄蚁
我们可以得知蚂蚁是个“母系社会”,很显然在这样的社会里,雄蚁的地位不如雌蚁的地位。雄蚁仅仅是繁殖的工具,大部分雄蚁在交配结束后则离群死去。因此一个群体中的雄蚁都时常陪伴在蚁后左右,所以外来者基本上不会出现在蚁群的外围。一旦有雄蚁被发现在外围活动通常会被“自家”的工蚁当成敌人“处死”,下场不比第一个好多少。
不过有意思的是和蚂蚁社会性相同的白蚁,在雄蚁与雌蚁婚飞交配后,雄蚁不会死亡,会与雌蚁筑巢生育,变成蚁王和蚁后,相伴终生。
所以,这个身份的外来者也没有可能混入这个群体。
4.假设外来的这只蚂蚁是工蚁
图6:工蚁
前面我们说过,一个蚂蚁“王国”工蚁的数量最多,它们的分工细致,一个十万级别的蚁群,工蚁的之间也并不是十分熟悉,它们通常是各自分工做自己的事情。因此,不同工蚁之间彼此并不是很熟悉,再说了工蚁作为蚂蚁社会最底层的存在,只负责干活远离蚁群核心,这对外来的工蚁来说是混入这个群体的机会,当然这还是要靠着机会。特别是蚁后新老更替的时候,这是蚂蚁社会最混乱的时候。
所以,这个身份的外来者也是有可能让外来者以这个身份混入群体的种类。
综上所述:外来的蚂蚁是否跟当地的蚂蚁是否合群还是要看它们的是什么身份的蚁种,视情况而定。
假如一只蚂蚁被带到千里之外,并且还要被研究能不能认识新的蚂蚁部落,真是别开生面的科幻题材了。
首先,若是主角带了一只蚂蚁只为实践自然界无奇不有,经过对蚂蚁的细节观察,发现了N种蚂蚁生存指南路线,并且看见了时间世界的蚂蚁也是自然界的行家,那么带一只蚂蚁穿越千里抵达蚂蚁陌生的环境,成就一部作品的科幻世界,说不定这名主角与蚂蚁就成了影视作品的领军人物。
其次,带一只蚂蚁在路上是很麻烦的事情,主角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研究蚂蚁种类,否则一个人怎能度过后来的观察蚂蚁有没有与新蚂蚁有自然界的奇迹发生。
带一只蚂蚁成功抵达千里之外也是需要耐心的,主角不能让一只蚂蚁死在主角赐它的玻璃盒或者什么器皿里,而且还要时不时看看蚂蚁活着还是死亡,要不要出发之前就做好一只蚂蚁就是十种蚂蚁,哪种蚂蚁成功活出了路途的遥远与生命的代价,哪种蚂蚁就是那一只幸运的蚂蚁,但也有可能只是活的时间长的蚂蚁,因为小小生命一旦被人类盯上那就是遇上最强的自然法则的王者了。
假如一只蚂蚁被带到千里之外,发生了蚂蚁世界的有趣自然现象,那这蚂蚁肯定是蚂蚁家族的最强蚂蚁了,被作为试验品还能大难不死,这是童话故事也眷顾的科幻类题材了。
一种眼光择选了自然有万物存在的各自是万物中的独一无二,一种自然界的小小生命就火成了被解读的时间作品。
新蚂蚁说不定就是另一只被带走的蚂蚁,因为地球生存法则例举了蚂蚁也有自己的自然步伐,否则怎归类了科学理论的生命标本。
带走一只蚂蚁,如同带走一粒动态沙子,究竟是哪种地方的沙子更有机会成为自然同类生命的代表,那就看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可能是文中的大作品,可能是摄影者的大自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周围自然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周围自然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