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自然界裂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自然界裂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发现核裂变能够放出热量是偶然的。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质能方程,当时并没有提到核裂变和核聚变,1938年以前迈特纳和哈恩试图用中子打击U原子以将中子黏在U原子上得到更重的原子,但世界上此实验一直失败,因此U遭到中子轰击后发生了裂变,从此发现了核裂变现象,随后才发现这个过程是释放能量的。
图释:核物理学家迈特纳
解释核裂变能够释放能量需要先知道一个概念——结合能。
当两个或者更多个部分能够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时,各个部分肯定是相互吸引的,如果想要将各个部分分开,必然会消耗额外的能量,这个额外的能量就是这个体系的结合能。
原子核就可以看做是一个体系,要想将原子核分裂成几个碎片或者核子,必然需要消耗能量,这个称为原子核的结合能,如果各个碎片或者核子组成一个大的原子核时,必然会释放能量,这一切都是核力的作用的结果。
如果原子核之间的作用力越强,则原子核结合的就越牢固,为了更准确的研究原子核的结合强度,提出了比结合能的概念,即用原子核的结合能除以核子数。比结合能越强则说明原子核结合的越紧密。
从上图可以看出铁的比结合能是最大的,以铁为分界线。也就是说其他轻的原子核较重的原子核时会放出能量,较重的核裂变时同样也会放出能量。
综上,核力的作用效果导致了不同元素的比结合能不同,比结合能不同导致了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是放热的过程。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更多科普欢迎关注本号!
答:核裂变与核聚变释放能量,是以铁-56为分界线的,铁-56的比平均结合能最低,是所有原子核中最稳定的。
我们知道,氢弹的爆炸原理是核聚变,原子弹的爆炸原理是核裂变,核裂变与核聚变似乎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为何都能释放大量能量呢?
其中的原理与原子核的构成有关,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把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的力叫做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是四种基本力中最强的,强度是电磁相互作用的137倍,是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的10^39倍。
我们来想象这么一个过程,两个天体因为万有引力相互吸引而绕行,如果我们要把两个天体分开,就需要借助外力的作用使其相互远离,这个过程需要输入能量来克服引力势能,所以两个天体靠得越远引力势能越大。
我们可以类比原子核内的情况,以氦-4为例,质子和中子通过强力结合在一起,如果我们要把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完全分开,就需要输入能量,说明质子和中子在完全分开的情况下,整体具有的能量更高。
反过来说,质子和中子相互结合时就会释放能量,氢元素聚变为氦元素就属于这种情况,由于强相互作用很强,所以强力变化导致的能量释放也高,强力比电磁力强137倍,自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无法与核反应相比较。
于是核聚变就能释放巨大的能量,但是要引发核聚变并不容易,因为强力的作用范围非常小,原子核间必须克服质子的排斥力(电磁力),使质子间的距离达到强力作用范围后才能结合,比较直观的办法就是增加原子核的撞击速度和撞击频率,宏观条件就是增加温度和压力。
但是随着质子数的增加,会遇到一个大问题,就是强力的作用范围很有限,而质子间的的电磁力还在叠加,于是随着核子(质子和中子)数的增加,强力的作用在减弱,原子核反而变得不稳定,最后甚至无法形成稳定的原子核,其中的临界线就是铁-56。
于是小于铁的原子,聚变会释放能量,而高于铁的原子,裂变也会释放能量,但是重原子核内的强相互作用没有轻原子核内的强,所以裂变释放的能量没有聚变高。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结合能来表示把不同原子核分解为质子和中子时,需要输入能量的大小,显然核子数越多结合能也越高。
真正反应原子核稳定性的是平均结合能,也就是结合能与核子数的比值,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越高,原子核就越稳定,平均结合能越低,原子核就更容易发生聚变或者裂变,由于质量和能量是等效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用核子平均质量来描述。
平均结合能就如一个在重力作用下的小球,小球越在靠近谷底的地方越稳定,越靠近山顶越不稳定,当小球从山顶滑落到谷底时,在重力作用下势能就会做功,在原子核中也是类似的,原子核平均核子质量降低,就会释放能量,所以核聚变与核裂变都会释放能量。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原子核是由核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核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核力,原子核是一个坚固的集会体。
核聚变是轻核结合成中等质量的核的过程。
核裂变是重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核的过程。
核聚变和核裂变之所以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是由于:
①核子之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作用。
②原子核内存在着巨大的结合能。
③核反应存在质量亏损。
④质量亏损越大,产生的能量就越大。
实验研究表明:
原子核质量总是小于组成原子核的全部核子的质量总和,即 m核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放出结合能; 如: 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要吸收同样多的结合能。如: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裂变和聚变都是放出能量? 这跟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有关。 平均结合能=结合能/核子数 平均结合能是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每个核子平均放出的能量,也是把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每个核子平均吸收的能量。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就越难拆开,原子核越稳定。即平均结合能的大小反映的是原子核的稳定程度。 科学家们通过对核子的平均结合能和原子核的质量数的研究发现,核子的平均结合能随原子核的质量数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由于核子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子越稳定,故重核和轻核都能发生核反应生成中等质量数的原子核放出能量。 只要知道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² ,就可以求出核反应放出的能量。如铀核的核裂变: 磁场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转化为金属态氢离子,金属态氢离子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合形成新元素的同时伴生电磁波——能量。 核裂变是为金属态氢离子的聚变作准备的。 金属态氢离子聚合的新元素反复裂解为金属态氢离子——链式反应,产生大量电磁波——能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自然界裂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自然界裂变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由图可知,质量数较小的轻核和质量数较大的重核,平均结合能都比较小,中等质量数的原子核,平均结合能大,质量数为50~60的原子核,平均结合能最大。
通过计算可知一个铀核裂变放出的能量大约为201电子伏特,1千克铀全部裂变时放出的核能就相当于2500吨优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化学能。
而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会释放出17.6兆电子伏特的能量,可见核聚变比核裂变释放出的结合能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