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自然界的一些温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自然界的一些温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自然界最低温度: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南极(-89.2℃)
南极是地球的最南边,这里是地球上最后发现的大陆,而且这里没有任何人类生活的迹象,南极总共有139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其占地面积位于世界各大洲的第五位,
简单的说,大气各层的温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获得的热量来源不同。
地表附近的对流层,其温度是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降低。这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于地面辐射供给的热量, 离地面越高,大气获得地面供给的热量越少,温度就越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度。对流层上的平流层,已经离地面很高了,地面辐射的热量已经无法送到这层大气了,它的热量来源于平流层大气中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增温的,而且臭氧分子的数量在平流层中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平流层中的大气温度是越高越热的。大气最外界是高层大气,它是靠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的。诶呀 吗呀 打这么多字 累死我了。气温指的是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测温必须在比较空旷的地方完成,温度表高于地面1.5米,而且放在百叶箱中,避免太阳直射。这样测得的温度才是气象学上所说的气温,即大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流动温度。
地表温度是指地表面与空气交界处的温度。
世界气象组织统一规定在百叶箱里测到的. 百叶箱是安放在防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自然的草坪上.温度表放在百叶箱里,在距地面1.5米上测出的数据.这是世界气象组织统一规定的标准.它代表着自然状态下,不受干扰的标准空气温度.通常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代表自然界的空气温度.
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也就是说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到了100℃时,再吸收热量就会剧烈沸腾,变成水蒸气。但是水又比较特殊,因为水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又由于水的化学特性,空气中水蒸气也非常广泛的存在着,其特殊性就在于常温下其主要以液态存在,但是同样空气中可以有水蒸气,水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所以还有一个湿度的概念。
当空气中含水量低时,就是空气湿度低,比较干燥时,水就更容易汽化成水蒸气,即使没有达到其沸点,同样可以汽化,但是这个汽化是源于液体的挥发特性,其根本原因是空气中可以容纳水蒸气。以上是根据生活经验的一些现象。
实际上水和其他液体也有相似性,只是自然界常见而已。
我们做个假设,容器中只有水或水蒸气,没有其他物质,包括没有任何空气,容器的压力可以恒定的保持在一个大气压,所以其体积可以自由变化,以确保压力。那么当内部温度大于100摄氏度时,其内部将全部被水蒸气取代,体积会大大膨胀,然后当内部温度下降,等于100℃时,内部可能处于气液共存状态,实际上就是热力学的一种饱和状态,然后当气温进一步下降,内部将全部变为液态水,体积大大缩小。
所以理论上,在一个大气压下,水蒸气在低于100℃时,将全部液化成水,但是这个现象要实现就必须有刚才所说的一个假设,保证压力为标准大气压,容器压力不变,体积可变,内部为纯水或者水蒸气,不能有其他物质。但是大自然中的现象就没有这么严格了,因为首先自然中有空气存在,而空气的存在其本身可以容纳一定的水蒸气,所以水蒸气即使在自然环境中低于100摄氏度,但由于空气与水有相容性,所以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容纳一定量的水蒸气,这里就要用到一个相对湿度的概念,在一定气压下,一定温度下,空气中含水量有个极限,我们把最大的极限值定位饱和湿度,即某个温度下,空气中含水量有个上限,这个值是固定的,即最大相对湿度是100%,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水将不会再蒸发到空气中,相对湿度越低,水就越容易蒸发。温度越低,空气达到饱和湿度时的绝对含水量越低,简单理解就是温度越低,空气中能够包含水蒸气的能力越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自然界的一些温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自然界的一些温度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