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自然界的伤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自然界的伤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垃圾危害环境(1)侵占地表 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
大批垃圾破坏地球表面的植被,这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美观,更破坏了大自然生态平衡。
(2)污染环境 固体废物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气和水源,并最终对各种生物包括人类自身造成危害。
(3)传播疾病 垃圾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病菌、病毒、害虫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严重地危害人身健康。
(4)污染土壤和水体 垃圾渗出液改变土壤成分和结构,有毒垃圾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垃圾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使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大大下降。
垃圾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有机污染物和有毒的重金属等,在雨水的作用下,它们被带入水体,会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5)污染大气 细小固体废物会随风飞扬,加重大气污染。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场区臭气熏天,老鼠成灾,蚊蝇孳生,有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向大气释放,仅有机挥发性气体就多达 100多种,其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
浪费会导致民众生活方式、社会福利、饮食结构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肉食比例也会加重。由食物浪费而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因此显著增加,破坏我们为保护环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节约粮食的建议:
1、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2、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
3、提倡饮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4、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
5、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制止,尽力减少浪费。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6、对垃圾进行分类,尽量减少垃圾排放,减少耕地污染。
浪费会造成很多危害,首先是材料,现在很多材料都是由木材或钢材,塑料等制作而成。如果浪费的话造成环境污染,砍伐树木过多,导致风沙严重,经济不景气等危害。
环境污染的严重就会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上升,到时候就会造成温室效应,环境日益恶劣。
遇到天灾人祸能饿死人。
讲究排场,为了场面好看,而过多地浪费人力物力。
现在社会上出现物欲横流,奢侈腐化,铺张浪费,大吃大喝。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也日趋严重,浪费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如白色垃圾污染,水污染等。
减少和杜绝铺张浪费,在日常生活中,不剩莱剩饭,不用一次性塑料袋等。
浪费现象会造成丢弃的食物或者其它东西堆积如山。垃圾场垃圾源源不断,既破坏大自然环境有浪费物资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给国家经济造成损失。垃圾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水源。到若干年以后人会被垃圾埋葬或者人类居住地被垃圾占领
浪费现象
1.食物浪费
植物浪费是普遍存在的,有大多数人都在那个,却没有思考和其他地区。一些缺乏食物的人会怎样。所以说浪费的还是浪费食物自然,是一些地方缺乏食物。
2.资源浪费
资源浪费,包括森林浪费,土地浪费。资源浪费会导致资源供给不足。
人类对地球破坏的手段
一、人类对自然不合理的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都是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的原因.
1、改变物种(有意无意造成物种的消失或引入物种)
如1859年有农民从英格兰带了25只野兔到澳大利亚,由于没有天敌,造成澳大利亚生态系统严重的破坏.
又如,1906年美国亚利桑那洲的卡巴森林为保护鹿群,捕杀肉食动物,导致鹿群大量繁殖最后没有食物,濒临灭绝等因素.
2、环境因素的改变(大量污染物质进入环境)
3、信息交流系统的破坏(破坏生物释放的驱赶天敌、排斥异种、吸引异性等的信息素)等.
二、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
(2)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例如美国于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公斤减至5000公斤,严重破坏了内陆水产资源.在一个生态系统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究其原因,就在于害虫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
(3)对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地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到破坏.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交尾,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则雌虫的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昆虫交尾和繁殖,最后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自然界的伤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自然界的伤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