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自然的语言的结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结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总分总结构。
主题概述
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内容,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于农业丰产的科学,人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为农业带来更大的进步。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
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
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
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而逻辑顺序又可分为: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等.说明文选择什么样的顺序要视说明对象而定.
《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作者主要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从整体看,文章的思路是:自然现象──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提倡加强物候观测,争取农业丰收.这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说明,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又使读者对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及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
从局部看,一些段落的安排也讲究条理性.如第三部分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就按照四个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要到次要依次说明了纬度影响,经度影响,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很有条理.又如第一部分,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衔接紧凑,逻辑性很强.
一些段落里面的句序也很讲究条理性.它们或以时间为序(第一段等),或由一般到特殊(第九段),或以空间为序(第八段),都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不但条理清晰,而且也使文章灵活多样,增加了可读性.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通过风、水、树木、动物等自然元素所表达的。它是一种非语言性的交流方式,只有细心聆听和观察才能真正理解。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关于生命的循环、季节的变化、天气的预兆,以及生态环境的平衡与重要性。它是一种深邃而神秘的语言,我们需要学习、尊重并与之和谐共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自然的语言的结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自然的语言的结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