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自然雨滴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自然雨滴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雨滴的变化过程是由大自然的声音所引导着的。一开始,微小的水滴从云层中落下,发出了轻微的滴答声。随着雨滴落到地面或物体上,声音逐渐加强,形成了轻缓的滴答声。
当雨势加大时,雨滴落下的速度也变快,发出的声音也变得更加密集和有力,形成了淅淅沥沥的声音。
最后,当雨势逐渐减弱时,小雨滴的声音也随之变得渐弱,最终消失在大自然的声音中。
如果把小水滴加热,小水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小水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小水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小水滴了。
水吸收热量,汽化成为水蒸气;水蒸气放出热量,分别凝华成冰或液化成为水;冰吸收热量,熔化成为水;水放热凝固成冰;冰吸热熔化成水。
写出了小雨滴声音的动听
课文解析:
1、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一方面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另一方面统领全文,下面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2、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这句话是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第2自然段都是围绕它来写的。
3、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再通过对比,写出了微风和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4、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这句话既是过渡句,也是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
5、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淙淙”“潺潺”“哗哗”都是拟声词。
这些词既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小溪、河流、大海里的水声特点,又体现了水流由小到大流动的声音的变化。
这句话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环环相扣,既写出了小雨滴“汇集”过程的连续性——小溪→河流→大海,又非常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声音特点,富有节奏感。
6、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这句话是第4自然段的中心。
7、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写在“树上”“树下”“水塘边”三个不同的地方,听到不同的动物发出的不同叫声,让人感到大自然的音乐无处不在,处处美妙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中描写了风声、雨声和动物的声音。作者在描写小雨滴的声音时,表现的是“嘀嗒、嘀嗒”。特点是声音柔和有节奏。让人听起来是柔柔的,软软的,好想跟着它跳跃起来。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的。我们就要爱护它。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当作人来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水落在物体上的声音。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
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扩展资料
《大自然的声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季修订版)第21课的课文,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它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自然雨滴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自然雨滴图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