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三大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其特点分别是:

1、东部季风区特点:海拔较低,有广阔的平原。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湿润程度较高,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河流为外流河,长江、黄河、珠江、辽河、海河等大河自西向东注入海洋,且河湖众多。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外流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
2、干旱半干旱区和特点: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 多大风天气。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500毫米以下,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
3、青藏高寒区特点: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大河发源地,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含沙量较小,冬季有较长的冰期。
三大自然区名称: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自然区范围:
一、东部季风区:
(一)特点
1、海拔较低有广阔的平原2、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3、河流为外流河4、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草原森林5、处极少数地方外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
(二)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在地区。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一)特点
1、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2、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3、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4、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5、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范围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三、青藏高寒区:
(一)特点
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2、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风力大3、植被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很少,土层薄弱4、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5、以畜牧业为主
(二)范围
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三大自然区
1.分区名称: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2.划分依据:自然要素(气候、地形)。
3.划分界线:
(1)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
(2)3000米等高线(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分界线)。
(3)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分界线)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的影响依据是气候和地貌。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包括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在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的空间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区域共轭性,以及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地球表面形成一系列等级高低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相对一致的区域。
(1)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规律性
以淡水资源为例,一些地方十分丰富(如江南水乡),可以发展淡水养殖(但在一些时段会发生水灾),在某些地方就比较缺少(如西北干旱地带)。在新疆库尔勒市,一年的降雨低于200毫米,蒸发量却达2500~3000毫米;而在江汉平原的四湖流域地带,地下水位很高,水灾是当地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以前,每到汛期,人们为了不受水灾危害,往往要耗去很多人力、财力和物力。
(2)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说明现实的自然资源是很有限的,但是开发利用及其转化是无限的,这与科技水平关系很大。比如能源,如果只用石油或者煤炭作为能源,其储藏量比较有限,消耗一吨就减少一吨,再生的时间很长。如果用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等作能源,不仅来源广阔,也比较经济。如太阳能,人们可以用作热源、发电或作动力等多种用途,也可以借用科技支撑将有限的资源开发出无穷的效益。
(3)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
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表现在自然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如玉米的秸秆,既可以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喂养牲口,用做肥田的肥料,还可以用作沼气的生产原料,也可以用作工业原料。
(4)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这里主要指的是各种自然资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系统,改变其中一种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某种成分,都会形成连锁反应,从而影响整个自然资源系统的变化。如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土地资源损毁→地面蒸发增强→土壤水分减少→地表干旱→地面空气干燥→气候资源改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