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自然 >

打乱自然界,打破自然规律将走向灭亡

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打乱自然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打乱自然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在沙漠可以绿化了,一旦失去沙漠,会不会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

最近这些年,我国在治理沙漠上投入了高额资金与巨大人力成本,更有一代代治沙人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投入到治理沙漠之中。

打乱自然界,打破自然规律将走向灭亡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在治理沙漠上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毛乌素沙漠治理率达到了93.24%,而库布齐沙漠治理率达到了60%以上。

但随着沙漠的治理成功,有些人开始怀疑如果将沙漠都消灭了, 会不会影响到国内的气候变化。今天我们就从科学角度来考虑这些问题。

沙漠的生态环境

沙漠的形成大多数和自然因素有关,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这是因为我国西部地区远离海洋,以至于海洋水汽无法到达这里。再加上这里的地势较高,阻碍了来自周边水汽的进入,所以西北地区的降雨量稀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并大肆浪费水源,将很容易造成当地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而人类和生物也无法在此生存。

虽然有一些动物,能够在干旱地区生活,比如:蜥蜴,但它们也无法适应沙漠中寸草不生的环境,以至于真正的沙漠中几乎没有生物和植物生存,只有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才会形成小片绿洲。

沙漠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最典型的就是容易引起沙尘暴。我们知道,沙漠表面没有任何植被生长,所以地表的土壤很容易被风吹起形成沙尘暴。在前些年,北方地区经常遭受的沙尘暴就来自于沙漠地区。

还有,沙漠地区的比热容较小,以至于白天会在阳光直射下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又会加剧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除此之外,温度上升还会造成凝结在沙漠上方的水汽无法降落到沙漠表面,在降落的过程中雨滴会重新气化,以至于当地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

我们治理沙漠,就是为了控制沙尘暴和当地的蒸发量。

我们知道,植物的根系可以防风固土,减少土壤表面的沙子被风吹向远方。再者,植物的比热容相对于沙漠而言较大,当太阳直射时,使得当地气温不至于显著升高,以至于蒸发量减少。

除此之外,植物属于生产者,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供动物食用。我们知道,动物并不能自己生产能量,它们使用的能量都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植物。

当地植物数量上升时,此时也会吸引许多动物前来,比如:原来的库布齐沙漠寸草不生,也没有任何生物在此生存。但现在随着治沙的成功,当地已经出现了天鹅、野兔等生物,后来还吸引了成群的红顶鹤以及灰鹤在此生存。

沙漠消失后,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沙漠的消失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首先几乎没有任何生物能够在沙漠中生存,这是因为所有生物的细胞都是由水构成的,以至于所有的生物都无法在极端缺水的地方生存,所以沙漠的消失不会造成任何生物死亡或者灭绝。

反之,沙漠的消失将会扩大生物的栖息地,以鸟类为例,很多鸟类并不会只是在一个地方生存,而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而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也会停止下来,寻找中间站作为补给,在这里它们会觅食、休息。

而沙漠的存在,将会影响到它们的迁徙旅程,使得大量鸟类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绕道飞行。而沙漠的消失,则意味着它们可以把这里当做补给站,通过植物的草籽或者昆虫、小型动物等补充能量,还能够通过湖泊等补充水源,甚至有些鸟类可以在此繁衍后代。

当沙漠消失后,当地的植被会有所增加,而这也将会吸引到更多小动物前来觅食,如果沙漠消失的时间足够长,当地还将会吸引到大型食肉动物的到来,比如:狼群。这非常有利于生物恢复种群数量,也有利于恢复自然界物种多样性。

沙漠消失,还将会增加当地的降雨量,减少蒸发量,让当地的环境更适合生物生存。

总而言之,沙漠的消失并不会对我国造成负面影响,反而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产业,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让更多的生物能够在此生存。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管我们治理沙漠如何成功,当地都无法呈现出东部沿海一样的郁郁森林景观,更多的是稀树草原,或者草原生态系统。

在我国北方地区,年岁在30岁以上的朋友可能都还记得十多年前每到春天就肆虐的沙尘暴,但是现在基本上没有了,那时候春天看到最多的天气新闻就是沙尘暴,现在已很少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这正是得益于三北防护林等对风沙源地的改造,所以沙漠绿化肯定是好事,治理和改造沙漠都是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其带来的生态效益和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怎么可能是破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呢?

在所有类型的自然生态环境类型中,除了污染性的环境类型之外,最差的基本就是沙漠了,说起沙漠,我们直观的印象就是荒无人烟,漫漫黄沙看不到边,那里通常都是生命的禁区,基本上不会有任何效益产出,而且也不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正面的影响作用,就连太阳系中那些荒芜的星球,如火星与水星等上面基本都是沙漠一样的地貌,然而我们的地球是一颗生态星球,是有着千千万万的生命物种的,我们需要的不是沙漠,而是更好的宜居环境和气候,所以很显然,我们需要治理和改造绿化沙漠,把它们变为宜居的生态环境类型。


我国有近8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以及50万平方公里的戈壁滩,如果能把它们都改造成宜居环境的话,那么等于给全国人民增加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宜居地区,这比我国的耕地总面积还多,基本等于再造一个中国了。

总有人担心改造沙漠会破坏现有的环境,真想问问他们难道还有比沙漠更恶劣的自然环境?如果觉得沙漠的自然环境好的话,那你就不如去火星上生活了,没有理由的反对态度是很不可取的。

在地球的白垩纪乃至三叠纪等时期,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远比现在好得多,那时候的地球沙漠就很少,因此也造就了地球物种大爆发的时期,并且留下了大量的石油和煤炭供我们使用。

沙漠变成农田、草原、森林等在增加土地产出效益的同时,还能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和气候,更多的吸取太阳的热量,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富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改造沙漠呢?

治理沙漠会不会影响生态平衡?当然会影响!但是我想说的是,治理沙漠会让生态变好,改善恶劣的沙漠生态环境,治理沙漠带来的都是利好影响,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好处是远远大于弊端的!

很多人认为生态环境是不可改变的,看到哪里要兴修水利工程或者开山修路,改造沙漠等,就说要破坏生态平衡了,生态灾难要降临了,环境会报复人类等等,如果照这么说的话,环境就真的只能一成不变了。但是我们放眼全球,就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的环境绿化和生态都很好,反而那些比较穷困的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都十分恶劣,而且破坏环境的事情也更多,必须强调的是,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在自己的国土上做过大规模改善生态环境的事情,兴修水利改造沙漠是最常用的改变生态环境的手段了。

曾有人询问如果把全世界所有的沙漠都改造成草原绿洲或者良田会怎样?会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吗?其实能想到的最直接的一条就是空气中氧含量增加了,但是增加的数值并不会太大,因为植物增加的同时,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而动物是需要消耗氧气的,所以大气的成分并不会有大的变化。

地球如今的气候其实并非最适合生物繁荣发展的时期,1-3亿年前,地球的生态环境比现在要好的多,所以那个时代地表上的生物数量比现在还要多,它们的遗体都变成了地层中大量的煤和石油。再比如面积达760万平方公里的撒哈拉大沙漠,很早之前其实也是湿润的雨林气候,再如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巴比伦和印度(印度河文明),如果看地图的话就会发现,他们的衰落和沙漠的侵袭是有很大关系的。就拿我过来看,汉唐时期最为看重的是关中地区,但是之后政治经济中心却开始东移,一个原因也是由于关中地区越来越干旱,北部的沙漠化也越来越严重,关中地区农牧业和水源无法再承载更多的人口导致的。

再比如火星,科学家认为火星在20亿年前也是个有生命的星球,但是后来环境慢慢恶化,地表水逐渐消失,最终成了一个遍地沙漠和戈壁滩的了无生机的星球。

那么改造沙漠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当然很多,被改造的沙漠没有了沙尘,也就不会再有沙尘暴了,改造沙漠需要水,这也会增加空气湿度,所以沙漠的改造是可以大范围的改变气候环境的。我们还可以把沙漠直接改造为良田,这样全世界的粮食供应量就增加了,可以养活更多的人类,而且沙漠还可以改造成草原用来放牧,这样人们也增加了肉食供应,而如果沙漠被改造成森林,则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沙漠中蓄水成湖泊则可以增加渔业方面的产出,并且给水鸟创造栖息地。

被改造的沙漠中也可以设置工厂发电厂等,当然也可以建立很多城市,这样又增大了人类的活动和居住地,总之,青山绿水沃野千里要比荒山秃岭一片黄沙的价值高得多,好处真的是多不胜数。

我国有近13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和戈壁滩,都集中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如果把它们都改造成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那简直就是再造一个中国了,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平原的总面积不过85万平方公里,这些都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居住区,至少有8亿人生活在这里,所以如果把我国的沙漠戈壁都改造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栖息地的话,发展潜力真是不可估量啊。

其实地球的环境本来就是不断的变化中,任由某些地方的沙漠化发展的话,其生态环境只会越来越差,适当改变一下好处会很多,这几年相比十多年前春天沙尘暴的减少,不是得益于沙漠改造和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吗?有水的地方生物才能生机盎然,人类才适合居住,经济才适合发展,这是基本常识,所以改造沙漠是值得也是人类必须去做的事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打乱自然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打乱自然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